<先說>
這篇寫的是紫禁城的後廷 也就是後宮
但不知道為什麼我對這邊的建築物都沒什麼印象Orz
所以真的就只能憑著查到的資料來寫了 囧
<說完了>
後宮的大門 乾清門
乾清門建於明永樂18年(1420年)
清順治12年(1655年)重修
現在的建築物是清嘉慶3年(1798年)建成的
"乾清"的意思是"乾天清正"
乾清門在清朝是皇帝聽政的地方 稱為"御門聽政" 始自順治皇帝
御門聽政在早上8點開始 聽政時皇帝坐在乾清門內的臨時座位上
前來奏事的官員跪在門口向皇帝報告
然後皇帝作出決定 稱為"降旨"
奏事完畢後 大臣從東面的台階退下 然後輪到下一位官員上前
清朝皇帝 康熙是採用這種形式處理政事中最為勤奮的一個
他除了到暢春園和避暑山莊的時間外 幾乎天天到乾清門聽政
作出的不少重大決定都是在乾清門聽政時決定的
雍正.乾隆以後 聽政次數日益稀疏
到咸豐帝的時候聽政活動結束
門口兩側放了金獅子一對
這金獅子是有意思的 在他的眼睛耳朵嘴巴都有特殊的東西
這表示過了這個門之後的後宮人士 要秉持著"非禮勿聽 非禮勿言 非禮勿看"的原則
簡單來說就是我們常聽到的"後宮不可干政"這意思
手上握著這東西似乎也有特別意思 但我忘記是什麼了....
過了前清門之後 是一段白石欄杆的高台
當初皇帝在做"御門聽政"的時候 就是從前清宮經過這個高台到乾清門
而前面的大宮殿 就是赫赫有名的"乾清宮"
乾清宮可說是內廷最重要的一個宮殿
建於明永樂18年(1420年)
明武宗正德9年(1514年)正月16
江西寧王朱宸濠為取悅正德皇帝 在乾清宮布置花燈並且燃放煙火
結果造成大火 把乾清宮燒成一片灰燼
清朝入關之後 乾清宮在順治12年重修
嘉慶2年(1797年)又遇上大火 花了3年時間才重修完畢
照片中的大金爐 就是拿來儲水用的 火災的時候才能快速用這個水滅火
(不過看來功效不是太大 都燒光光了....)
明朝時 乾清宮是皇帝的寢宮 共有14位皇帝住過這裡
乾清宮有暖閣9間 分上下兩層 共設床27張
因為實在是太多房間也太多床
所以皇帝每天就寢的地方幾乎無人知道
不過還是不能高枕無憂
明朝嘉靖時發生的"壬寅宮變"和"紅丸案"都是在這裡發生
(發生壬寅宮變後 嘉靖移去住在西苑 不敢回乾清宮居住)
清朝康熙之前都是沿用明朝的制度
直到雍正住進養心殿之後
這裡就改成了皇帝召見臣子 批奏折 處理政務 接見使臣 舉行內廷典禮活動....等等的地方
乾清宮還是清代皇帝死後的停柩之地 表示"壽終正寢"
順治死在養心殿 康熙死在暢春園 雍正死在圓明園 咸豐死在避暑山莊
但靈柩都被停放在乾清宮
按照儀式祭奠後 轉至景山內的觀德殿 最後正式出殯 葬入皇陵
乾清宮的內裝 相信只要有看過清裝戲的一定都超清楚
這就是有著"正大光明"匾額的那個地方
"正大光明"最初是順治皇帝寫的
康熙和乾隆都曾經臨摹過
現在的版本是乾隆的版本(乾隆你真是對你的曾祖父不敬XD)
這個"正大光明"匾額之所以有名還有另一個原因
雍正因為見過康熙末年阿哥們為了爭奪皇位自相殘殺(嗚嗚嗚 又想起了步步驚心)
所以他創立秘密立儲制
在"正大光明"的匾額後面 放了一個"建儲匣"
裡面放的是現任皇帝選定並且親筆寫下的皇位繼承人的名字
等到皇帝死了 由王侯公卿公証 由匣子秘密指定的皇子即位
不過這個制度到咸豐時 因咸豐只有一個兒子而無法執行
往後的同治和光緒也無子 所以也沒執行這個制度
殿內最前面的兩塊對聯是康熙寫的
"表正萬邦,慎厥身修思永;弘敷五典,無輕民事惟難。"
話說 看到這個"正大光明"真的是超有fu的!!
只因為清裝戲都一定會有這麼一幕
從乾清宮開始 導遊阿被就一直不斷的說故事
很不幸的 他講的故事我都聽過了(雖然我現在也想不起他講什麼故事)
但是我又不好意思制止他 怕Carol和明泰想聽
於是我就呈現放空的狀態 難怪我對這附近真的沒啥印象 XD
不過其實這時候時間也晚了 所以後宮走得很快 也是造成我沒啥印象的原因
走過前清門之後 導遊阿被帶我們穿梭在後宮中
這個高牆有像每次看清裝戲都會看到的紫禁城高高的圍牆
首先我們要去養心殿 經過的是尊義門
進去之後 會遇到的是故宮的紀念品館
導遊阿被說這裡賣的大多是外面買不到的
不過我進去看了看 沒啥想買的 @@
旁邊這區 導遊阿被說是以前的廚房所在(查不到資料)
養心門 是要進入養心殿區的大門 門口有一對金獅
當時只剩下Carol有力氣照相
我因為很冷再加上有點放空 所以不知道要幹嘛 XD
養心門前放了這個"青銅玉壁"
其中的一隻龍嘴巴還咬著錢幣 但說真的 我真的忘記這是什麼意思
走進養心門 對著的就是養心殿了
養心殿建於明嘉靖年間
名字出自孟子的"養心莫善於寡欲"
意思是"修養心性的最好辦法是減少欲望"
紫禁城的建造者只把養心殿作為一座為皇帝臨時休息而設的宮殿
至明熹宗天啟年間 養心殿是秉筆太監魏忠賢的起居處
清朝初年養心殿閒置
到了康熙年間 賜予宮廷造辦處使用 專門製作宮廷御用物品
康熙61年駕崩 雍正為了守孝 沒有住進乾清宮 而是住在養心殿
後來雍正就直接把養心殿作為他的寢宮 沒有再搬到乾清宮
雍正入住當時陳設樸素的養心殿的另一原因
是想為天下人做一個節儉的表率
不過既然是皇帝的寢宮 當然不可能樸素 到了晚清越來越奢華
不過和紫禁城裡其他宮殿比起來 這裡還是樸素許多
應該也是跟雍正有關係
從雍正開始到宣統 皇帝多在養心殿居住和進行日常活動
清代共有8個皇帝居住在養心殿
順治和乾隆和同治三個皇帝最後都是死於養心殿
養心殿正廳設有寶座和禦案
寶座正上方是雍正寫的"中正仁和"
後面設有書架 藏有歷代皇帝有關"治國"經驗和教訓的著述 專為傳給新皇帝閱讀
一些官員在提拔和調動之前常被領到這裡覲見皇帝 這種儀式叫"引見"
皇帝的寶座 據說雍正是死在這個位子上(批奏折批到一半死掉的)
雍正寫的"中正仁和"
跟太和殿一樣 這裡正中間也掛有一個鏡子
旁邊的門通往東西暖閣
養心殿還有東西暖閣 分別位在主廳的兩邊
(看步步驚心的時候一直不知道暖閣是什麼地方 現在終於知道了XD)
導遊阿被先帶我們看西暖閣
西暖閣分成兩塊 比較靠近正廳的是雍正的"勤政親賢"室
對 我很蠢的沒拍到雍正寫的"勤政親賢" 一定是因為阿被沒講....
(真的建議作點功課之後再去紫禁城 >"<)
這裡也是皇帝用來召見大臣的地方
西暖閣的另外一塊 是乾隆的"三希堂"
三希堂之所以叫三希堂
是因為存有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 王獻之的"中秋帖", 以及王珣的"伯遠帖"三件書法
目前在台北故宮可以看到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
其他兩項則是在北京故宮(不過裡面沒看到)
養心殿為了采光 所以窗戶裝的是玻璃 是紫禁城內第一個採用玻璃的地方
不過也因為這樣所以外面看進去反光很嚴重 Orz
東暖閣比較大 裡面也是有皇帝的寶座
但這裡最著名的 他就是清末慈禧和慈安垂簾聽政的地方!!
看到簾子了嗎 真的超酷的 這就是超有名的垂連聽政阿!!!
東暖閣的配置 也比較像清裝戲裡皇帝總會有個像是房間的地方來召見臣子 應該就是這裡吧!
導遊阿被在這裡又講了一次雍正登基的故事
還有垂簾聽政的故事 實在是聽的讓我有點不耐煩了 ><
也因為導遊阿被講太久 所以距離關門時間已經快到了
從養心殿之後 一路都是草草看過
我只記得這好像是皇帝的妃子住的地方
看了令我和Carol很吃驚 因為床真的很小 感覺如果Carol去睡有可能長度不夠睡不下
整個房間也是超小的 根本不是清裝戲中演的後宮都有很大的房間 囧
因為講到垂簾聽政 所以導遊阿被就說要帶我們去看慈禧住過的"儲秀宮"
紫禁城內大大小小的路真的有點曲折 如果不是有人帶 自己可能要找一下
不過我還蠻想試試看在宮殿裡面玩躲貓貓 XD 感覺應該很好玩....
儲秀宮
儲秀宮在明永樂18年(1420年)剛建成的時候是叫做"壽昌宮"
在清初順治才改名為"儲秀宮"
目前看到的建築物 大多是順治12年(1655年)修建完成的
在明朝和清朝前期 住在儲秀宮都是身分普通的一般嬪妃
咸豐2年(1852年) 慈禧以"蘭貴人"的身分入宮後是住在這裡
慈禧也是在這裡生下同治皇帝 所以儲秀宮的地位到清朝末年大大提升了不少
慈禧在儲秀宮度過了身為懿嬪 懿妃 懿貴妃的歲月
咸豐11年 同治登基之後 慈禧和皇后一同以皇太后的身分住進了長春宮
直到光緒10年 慈禧太后又再度住進了年輕時曾住過的儲秀宮
慈禧太后在儲秀宮慶祝自己的五十大壽
也因此將儲秀宮和前面的翊坤宮打通
拆除隔開兩宮的宮牆和宮門
寢宮也是有兩側 這一側放著顏色很鮮豔的器皿 可以想像的到當時這裡面應該是非常奢華
儲秀宮外面東西各有一對銅龍和銅鹿
這是紫禁城東西六宮中唯一有龍的地方
睡覺的地方 不得不說真的是有夠小的 可能才差不多跟我房間一樣大而已
儲秀宮外面的蒼柏
我們道的時候 帶著黃色的夕陽光正照在幾百年前建立的紫禁城內這棵年齡不知道是多少的大樹上
突然想到 這棵樹也許看盡了當年紫禁城內發生的喜怒哀愁吧!!
如果他會說話 也許他就能告訴我們很多故事
不由得的也對他升起一股敬意
導遊阿被最後很好心的說要幫我們在這裡跟銅鹿拍合照(我好冷我好冷我好冷)
看到這裡 距離故宮關門的時間也不遠了
導遊阿被說要趕緊帶我們去看御花園
不過因為時間很趕 然後這時候太陽下山超冷 所以我完全是凍僵的狀態 甚麼也沒在聽沒在看 XD
只好留待下次慢慢走慢慢看了
萬春亭/千秋亭 明嘉靖15年(1536年)建城
上圓下方 表示"天圓地方"
東方與春季相呼應 所以叫做"萬春" 表示"天地長春"
西方和秋季相呼應 所以叫做"千秋" 表示"留傳千古"
我發現他們兩個亭子造型也是一樣 所以其實我不知道我看到的到底是萬春亭還是千秋亭...XD
(我猜是千秋亭 因為離儲秀宮比較近)
這個我猜是"澄瑞亭"
書上說他特別的是下面是長方形的水池 我有一點點微薄的印象
高聳的樹木 這時候廣播已經在說要關門了
所以我們只好匆匆走過 (所以我一定要再去一次!!)
延暉閣是我們看的最後一個建築物 不過我對它也是沒甚麼印象了Orz
匆匆走出御花園 我覺得很可惜
因為花園中感覺蠻多有趣的東西
而且而且 看清裝戲都會有很多御花園內的戲
沒時間可以慢慢走真的很可惜....
順貞門是御花園的北門 內廷的最北端
因為是從北邊進入內廷的重要通道 所以一般是不能打開
這個門原本叫做"坤寧門" 後來改成"順貞門" 表示"順和貞節"
<阿被自己說要幫我們拍照 我好冷我好冷我好冷>
走著走著 我們從最南邊的城牆 走到了最北邊的城牆
出口: 神武門
神武門是紫禁城的北門
建於明永樂18年(1420年) 叫做"玄武門"
就是用中國古代四方神中北方的"玄武"為名
清朝時 為了避康熙皇帝玄燁名諱改"玄"字為"神"字
神武門的另一面 寫著大大的"故宮博物院" 感覺這邊才像是正門阿XD
神武門是宮中日常出入的重要門禁
皇后祭先蠶, 清代選秀女, 將妃嬪迎入宮等都要走神武門
帝后走中央正門 其他人由兩側的門洞出入
1924年溥儀被驅逐出宮就是從這個門走出去的
走到這裡 今天的紫禁城之旅也結束了
我們跟導遊阿被問了一下哪裡有好吃的北京炸醬麵 北京烤鴨 和涮牛肉
順便也問了他等一下我們想去王府井要怎麼去
導遊阿被人是還不錯 就寫了一些店名給我們 教我們搭103去王府井
最後到了付錢的時候 因為有超過原本預定的2小時 不過導遊阿被說隨便我們給
最後我們一個人加上早餐付了70元人民幣
我們在付錢的時候 旁邊一直有一個小哥來拉我們去搭人力車遊胡同
實在是超煩的....
不過後來我們付完錢給導遊阿被之後 那位小哥說我們給太多了
寫這篇遊記查資料的時候才發現 其實故宮本身就有導覽的行程
或者是故宮也有導覽機可以借 只要10塊人民幣
相較之下我們的確是付太多給導遊阿被了
不過都已經付了 也就算了...
神武門對面看到的就是大名鼎鼎的"景山公園"
其實我本來有打算要去 不過看時間也知道去不了了
書上說這裡是可以俯瞰整個紫禁城的地方
下次吧!!
神武門外面就是護城河
這時候有超妙的景色 就是護城河結冰了!!!!
對於生長在亞熱帶連看到雪都覺得很稀奇的我們
看到河結冰都覺得超興奮的啦!!!
這時候夕陽也灑在結冰的護城河上 真的超美的
果然還是要緯度高的地方 才能感覺到四季的不同景色阿
夕陽超美的!!!
故宮真的是一個值得慢慢走的地方
雖然導遊阿被和很多人都說 北京故宮只是一個空殼
因為除了建築物之外 裡面的古物大多都已經被蔣中正帶來台北故宮
不過我就是愛看建築物阿 XD 反而對古物沒啥特別大的興趣(我每次看古物都會看到想睡覺)
下次我還會來的~~~
只不過來過紫禁城 也是會有點想去看看當時的古物了
我們在故宮外面等公車 前進去王府井啦!!
<最後>
如果要去參觀紫禁城 首先要早點起床 那裡絕對值得花一整天去看
(我們太晚起 又在天安門廣場晃太久 拖到時間)
建議去之前先稍微看一下地圖和各宮殿的簡介 事先決定好要怎麼走 看哪些地方
有點概念再去看會比較清楚
外朝三殿是一定要走的 內廷的話我覺得就看個人想看什麼
不要沒做任何功課就直接去 想說到那裡再看簡介就好
因為紫禁城實在是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大了
沒什麼概念的話真的很難決定要走哪裡看什麼
像我看完回來之後再看書 會發現我有非常多東西都漏掉沒看到
但其實我一定有走過那旁邊過
參觀的過程一定要有導覽 不管是像我們一樣請人 還是用導覽機
否則真的太浪費了 絕對會有"撒某囉"的感覺
只不過如果是請人 可能要先講好不要講太多故事 不然像我們到後面幾乎什麼都沒看到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