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在最前面>
雖然不是很想去想北京的回憶  不過因為看了"步步驚心"  一整個挑起了我的紫禁城魂
所以決定趁現在還有點熱血的時候找資料寫一寫  不然應該也不太會寫了吧!
遊記內容應該不會有太多當時發生什麼事情或有甚麼趣事
大多是找到相關的資料  整理建築物的特別以及建築物的用途
把當時搞不清楚什麼是什麼的搞清楚
所以讀起來應該會有點無聊~!
(不得不說整理資料真是有夠累的  這篇寫了三天)

但是如果有機會  我會想再去一次紫禁城
上次去因為跟著導遊阿被  所以幾乎都無法慢慢停下腳步看清楚
下一次  我想要花個整整一天  慢慢的自己走  仔細的欣賞一下這偉大的建築物
<說完了>

走進天安門  就進入了故宮博物院的範圍

回頭看一下剛剛進來的地方  紫禁城的圍牆真的太高  唯一能看到外面的  就是這小小的門
走到這裡  真的有種與世隔絕的感覺  不禁也有那麼一點點的體悟到古人說的紫禁城是個圍城的感覺

IMG_2655.JPG  

北京故宮  就是以前稱的紫禁城  是明清兩代皇宮的遺址
也是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宮殿
我覺得我還是比較習慣稱它為紫禁城
所以之後我也都會這樣稱它吧~

1961年,經中國國務院批准,被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

先簡單看一下地圖比較有概念(去之前沒看  真的都不太知道走到哪裡)

map_l.jpg  

紫禁城大概是長成這樣  長長的  我們去的時候南北兩邊都可以進去
我們因為是搭地鐵  所以是從南邊的午門進去  
一路往北走  最後從最北邊的神武門離開
剛查了一下官網  2011年開始  已經改成一律都只能從午門進神武門出

紫禁城主要可以分成兩大塊: "外朝"和"內廷"
顧名思義
"外朝"就是皇帝舉行重大儀式和召見大臣的地方
"內廷"就是皇室生活的區域

"外朝"在紫禁城南邊包含了最重要的太和殿  中和殿  保和殿

[2009~09~22~4]外朝.jpg  

"內朝"是在紫禁城的北邊
包含了皇帝的寢宮乾清宮和皇后的寢宮坤寧宮
以及皇帝的妃子以及皇帝的孩子們住的地方
簡單來說就是皇家住的地方!

[2009~09~22~9]内廷.jpg  

進入天安門之後  前面的門叫做"端門"

IMG_2657.JPG

裡面有一群看起來不知道是不是公安的人在這裡齊步走
大家看到他們也都圍上去拍照

IMG_2660.JPG  
   

我和明泰一直找不到Carol  也沒啥別的方式聯絡
就只好站在午門外售票處等等看  還好後來遇到了 
一起去買了票  這裡售票很妙  跟她說三個人他也只會給你這樣的一張票
所以如果想要各自保留票根  就各自買票吧!

IMG_2665.JPG

第一個遇到的紫禁城建築物  就是鼎鼎大名的"午門"
沒錯~就是電視劇上都會說的"推出午門斬首"的午門

IMG_2659.JPG

午門之所以稱為午門  是因為古代"北為子, 南為午"
這裡是紫禁城中軸線的最南邊  所以稱為午門
除了是紫禁城的大門  還是紫禁城最大的一座門
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

像照片中看到的  午門是呈現"凹"字形  又被稱作"五鳳樓"
是因為主城樓兩側向前延伸出的城臺上東西各有兩座方亭
和中央的主樓一起看 像是"朱雀展翅"
主要分成上下兩半部
下面是敦台  高12公尺  中間開三個門  兩側各有一個掖門  叫做"明三暗五"

IMG_2663.JPG

中門是皇帝出入的"御路門"
此外只有皇后大婚時喜轎入宮
殿試高中的狀元榜眼和探花在宣布完出宮時可以走中門
東邊的門是給文武百官走的
西邊的門則是給宗室王公用
兩掖門只在舉行大型活動的時候開放
(這個步步驚心有提到 超有印象~)

IMG_2664.JPG

至於"推出午門斬首"的由來
主要是因為1519年明武宗朱厚照要去江南選美
眾大臣勸阻 惹惱了明武宗
最後有130名官員在午門受廷杖
一次打死了11個人
所以才會有這個說法
不過據說歷史上是沒有說斬首一定要在午門啦 XD 

DSC_1133.JPG  

也因此由Carol和明泰表演一下這地方可能是很多人很害怕的地方 XD

進入午門才算是真正進入了紫禁城
穿過午門  映入眼簾的是很漂亮的藍天黃瓦紅柱白磚的紫禁城建築物
到這裡的時候超開心的  從剛剛到現在都一直在平面
只能感覺到紫禁城真的好高大  但是卻有種視線一直沒辦法望遠的感覺
從這裡看下去  就有了壯闊的感覺

IMG_2666.JPG  

所以我們很開心的在這裡拍了超多照
明明就不知道後面那個是啥  但看到這景色就超開心的一直拍了
我和Carol本來想兩個人排成一個"大"字來表示紫禁城真的很大
但是排完之後發現變成了木  好蠢 XD

DSC_1141.JPG  

在這裡就耗了好多時間
而且不斷有人來問我們要不要找導遊
本來想說看書繞一繞  但是這個才第二個其實我就累了 = =|
沒做功課要來看宮殿真的不是件好事
強烈建議至少看過有點概念再來
於是有個老伯過來誇獎了他自己一番之後  我覺得還是真的需要一個導遊比較好
所以就請他擔任今天的導遊了 
不過說實在的  事隔一年的今天  我也不太記得他講了啥了 XD
這篇遊記的資料  都是我寫的時候邊寫邊查

我們不斷拍照的這個  是"太和門"  也就是"外朝"的門戶

IMG_2670.JPG  

太和門建於明永樂18年(1420年)  當時稱奉天門
嘉靖41年(1562年)改名皇極門
清順治2年(1645年)才改名太和門
現在的太和門是清光緒年間火災後所重建而成
太和門面寬9間 深3間 面積約1300平方公尺
下面是漢白玉的基座
門前有列銅鼎四隻 青銅獅子一對 是明朝的銅器

這個門很妙  門上面橫的9枝門釘  直的9枝門釘  總共81枝  8+1=9
兩扇門總共162枝門釘  1+6+2=9
雖然是簡單的數學遊戲  不過好有趣!
導遊老伯不知道用九講了啥話叫我去跟他拍照  我就乖乖去了....

DSC_1142.JPG


太和門在明朝是皇帝早朝御門聽政的場所
皇帝在這裡接受臣下的朝拜和上奏 頒發詔令 處理政事
明朝的洪熙、宣德、正統三個皇帝在這個門登基即位
所以在明代又被稱為大朝門
清朝初年皇帝也曾在太和門聽政
不過後來改成在乾清門
另外 清代的第一個皇帝福臨在這裡頒佈大赦令

書上還寫太和門左右各一門  東邊的是昭德門  西邊的是貞度門
廣場兩側是排列整齊的廂房  叫做東西朝房
東邊設有協和門  西邊設有熙和門
東側的廂房在明朝做為實錄館  玉碟館  起居注館
清朝改成稽查欽奉上諭事件處和實錄館
西側的廂房在明朝作為編修"大明會典"的會典館
清朝則改為書房和起居注館

不過這廣場實在是太大了  再加上導遊老伯沒打算帶我們去兩邊看
所以這幾個門和廂房我也不知道是長啥樣子來的
事實上也是因為專注力都在主體的太和門上 XD

走過太和門之後  看到的景色讓我們都"哇"了一聲

DSC_1147.JPG  

這裡就是我覺得紫禁城裡最壯觀  最值得一看  最具代表性的地方
前面的建築物  就是鼎鼎大名的"太和殿"  是紫禁城中的至尊金殿
這裡也就是以前民間會稱的"金鑾寶殿"
因為裝飾的非常精美  所以又可以說是中國古代建築之首

先不說他的歷史由來  光是看到這片景色  真的就覺得來這一趟值得了
藍天  黃瓦  紅柱  白瓦
我還記得導遊阿被說  太和殿在三層漢白玉的基台上
就很像是一個白玉盤托著一樣  意境真的是很酷!!

DSC_1148.JPG

明清兩代24個皇帝都是在太和殿舉行盛大的典禮
例如皇帝即位  皇帝大婚  冊立皇后  命將出征
每年的萬壽節  元旦  冬至  皇帝也會在這裡接受文武百官的祝賀
清朝初年  還曾經在這裡舉行新進士的殿試
一直到乾隆54年(1789年)才改乘在他後面的保和殿舉行

這個阿被就是我們的導遊阿被
他說的一些介紹是還不錯  不過有些故事我都知道了  實在很想叫他快轉 XD

DSC_1153.JPG

太和殿建於明永樂18年(1420年) 當時稱為"奉天殿"
嘉靖41年(1562年)改名為皇極
殿直到清順治2年(1645年)才改成現在的"太和殿"
曾經因為火災重建過很多次  現在看到的是康熙36年(1697年)重建完成的
面積是2377平方公尺  是紫禁城裡最大的  

DSC_1152.JPG

屋頂正脊兩端的螭吻是宮內最大的
還有琉璃製成的仙人走獸11個

IMG_2678.JPG

太和殿是不能進去參觀的  我們只能站在外面往內看
中間的門超多人  所以只能從旁邊的兩個門看進去
最中間擺的就是皇帝的寶座

IMG_2682.JPG

內部的裝潢看的出來非常的華麗
皇帝寶座兩側有6個直徑1公尺的"瀝粉蟠龍金柱"
龍頭都是向著中間的"金巒寶座"

IMG_2683.JPG

太和殿裡頭頂有一個求行的軒轅鏡  據說這個是黃帝做成的
所以後來的皇帝懸掛這個在寶座上  以表示自己是正統的皇帝
不過現在去看  會發現皇帝寶座並不是在這個鏡子下面
原因是1915年袁世凱想當皇帝的時候  預備在太和殿舉行登基大典
可是他其實並不是用正統的方式當上皇帝
所以怕軒轅鏡掉下來打死自己  所以把皇帝寶座往後移到現在的位子

IMG_2681.JPG

皇帝寶座上面  是乾隆帝親筆的"建極綏猷"
"建極綏猷"是說天子要上體天道下順民意  用中正的法則治理國家

DSCF4794.JPG

太和殿前面有一個很寬闊的平台  叫做"丹陛"  俗稱"月台"

上面放著一些陳設品
東西兩側有銅製龜和銅製鶴一對 裡面中空 有重大典禮時用作燃放檀香
還有計時用的日晷 象徵性的衡量儀器嘉量等等

這個東西我忘記他實際的用途了  似乎是裝水的
我目前查不到關於他的資料  只能憑印象亂寫了

DSC_1158.JPG

我只記得導遊阿被說這個爐子本來外面都是金箔
但是清朝末年的時候  因為戰亂  太監宮女把上面的金箔刮下來帶出去
所以造成上面這樣的花紋

IMG_2685.JPG 

走過太和殿  接下來看到的是中和殿(不知道為什麼  我們三個竟然都沒有拍中和殿的照片)
中和殿位在太和殿和保和殿中間
就像是"工"字形殿中間穿廊的作用
建於明永樂18年(1420年) 稱為"華蓋殿"
嘉靖時因為火災重建之後改名為"中極殿"
清順治二年(1645年)改名"中和殿"
主要是取字禮記中庸的"中也者, 天下知本也; 和也者, 天下之道也"

DSC_1161.JPG

中和殿主要是當成皇帝進入太和殿舉行重要祭典前休息的地方
並且在這裡接受執事官員的朝拜
還有每年春季的先農壇祭典
皇帝都會先到中和殿閱讀寫有祭文的祝版並且查看親耕用的農具

中和殿上面則是擺有乾隆皇帝親筆的"允執厥中"
"允執厥中"是出自於"尚書"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意思是舜帝告誡大禹  人心是危險難測的  道心是幽微難明的  
只有自己一心一意  精誠懇切的秉行中正之道  才能治理好國家

IMG_2687.JPG  

繞到中和殿的左邊  導遊阿被說這裡的景色很美

IMG_2689.JPG

尤其是這裡很明顯的三層白色寶座  他好像又說了什麼話所以我們都在這裡拍了照 XD
<步步驚心裡面也有拍到這個為背景的一幕~>

IMG_2690.JPG  

準備拍照中

IMG_2692.JPG   

那天的太陽雖然大  但是其實溫度是很低的
太和殿  中和殿  這附近很空曠  風又很大
所以只要一離開太陽我就覺得快冷死了 
強烈建議如果是冬天來  記得要多穿一點  帽子手套都不能少
也因為這樣  保和殿我聽得很隨便  也拍得很隨便  然後現在沒啥印象他長什麼樣子了XD
(太和殿和中和殿倒是記得還很清楚)

保和殿是三台上的第三座大殿
建於明永樂18年(1420年) 原本叫做"謹身殿"
嘉靖時經過火災 重建後改名為"建極殿"
清順治2年最後才改成"保和殿"
意思是"保持心志純一 共用天下和諧"
面積1240平方公尺 屋頂上有9個小獸

IMG_2693.JPG

保和殿在明朝和清朝用途不同
明朝是皇帝在舉行朝典前 從乾清宮到這裡更衣
清朝初 順治曾在此居住 當時稱為"位育宮"
順治的大婚也在這裡舉行
康熙也曾住過保和殿 稱為"清寧宮"
清朝每年除夕和正月十五
皇帝在這裡舉行宴請 藩國 王公 一二品大臣
清乾隆54年(1789年)開始 皇帝主持的殿試也改在這裡舉行

IMG_2696.JPG

保和殿內放的也是乾隆親筆的匾額 "皇建有極"
它說由天子來制定建立中正的天下最高準則
有強調皇權的意思

IMG_2695.JPG  

走過保和殿  後面就是"內廷"了

IMG_2698.JPG

站在保和殿後面  往後宮的方向看  一整片的黃色屋頂
實在是非常壯觀

IMG_2697.JPG

保和殿的後面  有一塊很大的"雲龍石雕"

IMG_2700.JPG

上面雕刻著雲 龍 海水和山崖
這是紫禁城中最大的一塊石雕
九條龍是表示皇帝是"九五之尊"
長16.57公尺 寬3.07公尺 厚1.7公尺 重為250噸
是明代的雕刻 乾隆時期又重新雕刻

這塊大石頭是來自京西房山大石窩
當時拖運這樣重的巨石到北京需要萬人以上
所以他們想了個辦法  在冬天的時候  
利用地面結冰的時候  一邊灑水一邊拖運  叫做"旱船"
從房山到北京 拖運時間用了將近一個月
不過看的出來當時的人真的是很聰明 

IMG_2702.JPG

到此我們的外朝行程走完了
我們其實只有走中軸線上的"太和" "中和" "保和"
在旁邊其實還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宮殿和城門
這是我下次去希望能去看看的地方

不過看完這幾個建築物  大概可以歸類一下
這幾個建築物  大多是在明永樂年間建造完成
到了嘉靖年間會改名一次
清朝入關之後  順治皇帝在順治2年又把建築物重新更名一次
紫禁城內火災都曾經摧毀過這些建築物  然後再修建完成
所以現在看到的其實都不一定是當年的樣子

我們在中和殿的時候就已經餓了
再加上實在是好冷  所以就有跟導遊阿被問說哪裡有吃的想先吃午餐
導遊阿被帶我們看完保和殿之後
跟我們說這邊附近有故宮的餐廳可以吃麵吃飯
他就在外面等我們  吃飽再讓我們找他繼續往後面走

我們看了看  決定吃牛肉麵!
雖然從台灣來這裡吃牛肉麵有點蠢  不過當時實在是冷爆了!!
這時候有一碗好吃的牛肉麵  真的是感覺太幸福  QQ

IMG_2706.JPG    
 
吃完一看放在窗台上我的東西
突然發現我怎麼變成了粉紅控....XD

IMG_2704.JPG

在餐廳內稍微坐一下休息一下
有暖氣的地方看著外面的藍天和紅色的圍牆  實在是很舒服
一瞬間有點不想出去.....

DSC_1174.JPG

DSC_1177.JPG 

DSC_1179.JPG 

不過我們可是顧了個導遊在外面等我們
這時候就發現跟導遊走也不一定比較好 ><
還是快點出去吧~計時付費的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v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